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四十七章:再议迁都(求收藏,求鲜花!)

洪武二十三年,五月末。

自从朱元璋否决了蓝玉出兵敲打鞑靼的意见后,蓝玉别无他法,只能回府,继续自己的养老生涯。

养心殿。

朱元璋站在大殿门口,双手背在身后,看着天边的太阳。

“今天,太孙离开多久了?”朱元璋出声对一旁的伺候太监询问道。

那小太监连忙开口回应道:“回陛下的话,太孙从应天出海,已经有两年六个月的时间了。”

朱元璋哀叹一声道:“两年六个月了,时间过的真快啊,也不知他现在过得好不好,长多高了!”

心中忧虑,想起朱雄英,这一日间,朱元璋都是魂不守舍的,整个人非常烦闷,不舒服,哪哪不得劲。

小太监连忙开口道:“陛下勿忧,太孙殿下,自幼聪慧,懂得常人所不懂,知晓常人所不知,虽然海上风浪凶险。”

“太孙身份尊贵,定能逢凶化吉,遇难成祥。”

躬身在朱元璋身后,这小太监也是掏空了自己那点墨水,全部用了出来。

轻叹一声道:“去把太子叫来。”孙子是找不来了,只能找儿子了。

不过片刻,朱标出现在养心殿,看着老朱道:“父皇,何事?”

瞥了一眼,朱元璋带着朱标进了屋子,父子二人相继落坐,朱元璋道:“自古以来,居于应天者,贪图享乐,无心国政。”

“南方定都,本为形势所迫,如今形势稍好,父皇有意迁都!你可有建议?”

朱元璋直接开口说道。

迁都,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。

朝廷中枢在哪里,就代表哪里是朝廷的发展重心。

而朝廷若想迁都,兴建新宫,城墙,疏通河道,大军,民夫的调动,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朱标犹豫片刻道:“父皇一定要迁都??”

对于朱元璋迁都的心思,朱标早就知道了,而且这件事情,整个大明朝堂的人都知道,只是朱元璋一直没有定下来。

大明建国后,朱元璋本想将国都定在老家凤阳,奈何凤阳那个地方,真的不适合作为首都。

最致命的一点,没有险要关隘可守,一旦出现变故,就是一座孤城。

挡不住敌人,得不到救援。

相比较之下,凤阳的运输途径也是极其短板。

“父皇,若是要重新选都城的话,儿臣认为,有三个要点!”朱标对于迁都的事情,和朱元璋是站在一边的。

江南太繁华了,繁华到很容易让人迷失心智,失去进取心。

后世之君生在江南,见尽了人间繁华,他还知道北方的百姓多艰难,西北的百姓多困苦吗?

“其一,运输一定要做好,江南作为朝廷的赋税重地,这里的钱粮肯定是要大量运往新都的。”

“如果运输不便,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。”

“其二,新都一定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,不能只靠着朝廷从各地迁徙民众,天怒人怨,实为不智之举。”

“其三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最好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,拥有大量田亩,耕种的新城。”

“不然的话,运输在方便,也会造成财政困难。。。”

朱标根本没有半点要阻拦朱元璋迁都的心思,相反,他在给朱元璋提选新都的要求。

而如果达不到上述的三个要素,新都只会成为朝廷的拖累,成为天下百姓的负担。

整个养心殿,没有太监和宫娥,只有朱元璋父子二人。

朱元璋道:“父皇心里有三个地方,可以作为首都!你评判一下。”

这哪里想重大决策,反倒更像是父子之间交换意见的谈话。

为您推荐